珠海特区报评论员 李栋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理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主动融入地方发展,根据珠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发展方向,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增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连日来,市委书记郭元强密集调研10所在珠高校,与高校主要负责人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水平大学、更好地服务地方需求的思路与对策🙅🏼♂️。他强调,在珠高校要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保持和发扬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为珠海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本报5月30日01版报道)
当前,珠海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本出路在于创新驱动。人是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理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增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新常态。新形势下,在珠高校应牢牢把握教育工作的时代要求,主动融入地方发展,根据珠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需求👨🍼,适时调整发展方向⛩🥏,把高校发展与地方需求有效结合起来🙍♀️,在服务创新驱动🫳🏼、服务转型升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增强动力、获得资源、开拓空间🧑🏻✈️🕴🏼。
首先,在珠高校要在彰显特色、突出优势上下功夫,加快实现从规模扩张为核心的外延式发展向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能够激发高等教育发展活力🙍♂️,也能为多种路径的探索提供可能🌇,这是珠海的特色和优势,应当坚持和放大👗。在珠高校要找准自身发展定位👷🏿♂️,瞄准应用型、创新型等方向来进行定位和调整,探索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实现良性竞争🍸、错位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创新型大学🚅。
其次,在珠高校要在支撑创新驱动、服务地方需求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对地方发展的贡献率👨🏻🦽➡️。根据珠海产业结构变化等经济发展需求,适时设置😝、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𓀗,为珠海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特别是结合各自优势和特色,优先培育符合产业方向、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重点学科,完善高端创新人才和产业技能人才“二元支撑”的培养体系,不断向高水平大学靠拢。通过知识创新💇🏿、开展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等,促进珠海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等,为珠海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此外💁♂️🤹🏽,在珠高校还要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以问题为导向✊🏼💁🏽♂️、以使命为驱动,自觉从单兵突进的专项改革转向全面深化的综合改革,持续释放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加快高校管理体制、教育教学、考核评价等改革步伐,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深化与港澳高校、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推动政产学研更紧密合作✯,创建更为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模式,打通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高校重任在肩。站在历史新起点,在珠高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敢于担当、奋发有为🤙🏽,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自觉的行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承担起引领和服务创新战略的历史使命,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在与珠海发展同向而行中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原文链接👩🏻🦯➡️:http://www.zhuhaidaily.com.cn/text.php?ud_key=11893&ud_date=2016-05-31